众所周知的——约翰·拉贝
一个普通的、正直的商人
拯救25万中国人的德国人
“南京好人”
今天
让我们聊一聊
你所不知道的约翰·拉贝
1.拉贝诞生
1882年11年23日,约翰·拉贝(简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个船长。
图1 | 1885年的约翰·拉贝
图2 | 约翰.拉贝童年在汉堡的住地
2、学徒年代
约翰·拉贝早年丧父,因此初中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在汉堡当徒工。
图3 | 约翰·拉贝手稿:我的学徒年代
图4 | 约翰.拉贝(后排左三)1903年在汉堡与朋友们的合影
1903年,拉贝在老板的推荐下去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一家英国公司工作,三年后身染疟疾离开非洲回国。
图5 | 约翰.拉贝(前排左一)1903年在非洲与客户们的合影
图6 | 约翰.拉贝在非洲的住房
3、加盟西门子
1908年约翰·拉贝来到中国北京,次年10月25日,他和女友道拉结为伉俪。
图7 | 1909年10月25日拉贝与道拉结婚时合影(摄于上海)
1911年冬,拉贝进入著名的德国西门子驻北京代表处工作,出任会计兼文书。拉贝的勤奋和才能很受公司负责人的赏识,很快就升任西门子驻北京代表处的负责人。同年,他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电讯台,后来又在上海另建一个新电台。一直到拉贝1938年回国,西门子一直享有中国海军使用西门子电讯台装备的垄断权。
他与同事相处得也很好,总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乐于助人。南京大学德语教授张威廉在20年代北京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后,与拉贝同在西门子工作,他回忆说,“拉贝和公司的中国人相处得尤其融洽,他很喜欢和中国人交朋友,其中有一位叫鲍家良的青年在拉贝手下干会计,拉贝待他情同父子。”
图8 | 1997年拉贝外孙女在南京大学访问时与张威廉教授(右)亲切交谈
图9 | 西门子公司职员鲍家良
1913年西门子北京代表处搬到了北京灯市口,公司在办公楼附近为拉贝盖了一所住宅,拉贝受聘担任代表处销售经理。
图10 | 30年代西门子驻北京代表处的照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德国人在中国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是拉贝和他的朋友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得到善良的中国人的帮助。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时,北京城区发生枪战,拉贝在自己的家中收留了一大批难民,并为他们提供食宿。
图11 | 约翰·拉贝夫妇和儿子女儿在一起(1917年)
图12 | 奥托·拉贝和保姆在一起
1918年11月11日,德奥同盟国战败投降。拉贝和所有的德国人一样必须被遣返回国。1919年3月初,拉贝和妻子带着8岁和2岁的两个孩子,返回了德国汉堡。
图13 | 德国汉堡
1920年,拉贝返回中国。出乎意料的是,他留在北京的房屋和财产,还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在那里,这件事让他终身难以忘记,他逢人必讲中国人的善良。1925年,西门子公司在天津建造的自动电话局需要大批工作人员,西门子在北方的总部就由北京迁到了天津,拉贝到天津任代表处的负责人。
图14 | 天津英租界广东路上西门子公司驻天津代表处
图15 | 1925年约翰.拉贝在天津的住宅
拉贝对待公司的职员都很好,公司的一名营销员,德国小伙子斯拉格后来就成了拉贝的女婿。1930年8月拉贝为他的女儿在天津的教堂举行了婚礼。
图16 | 1930年拉贝女儿玛格利特与女婿斯拉格结婚时照片
图17 | 拉贝的女儿、儿子
1930年11月,拉贝从德国回来,被西门子上海总部任命为南京代表处负责人,1931年11月2日到达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住在下关临时租住的二层楼的住所内,经销通讯器材、防空报警系统、电话系统、交通材料等。
组图18 | 拉贝当时使用的名片和印章
青年时期的拉贝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更与中国人民有着深厚友谊。
在漫长的黑夜中
“中国的辛德勒”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
将自己葬于寒冬,却推我们走向春意盎然的新世纪
人民与山河同在,英雄共日月长辉